干部作風大提升專項行動心得體會
2022-07-08 15:11編輯:陸元華 余慶德
老店鎮黨政辦主任 季進仙
(2022 年5月)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火如荼的新階段,基層工作相應進入一個新征程,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廣大農民群眾“求富、思穩、盼服務”的愿望,與鄉村干部的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工作作風等,在某些方面還很不吻合,嚴重影響了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干部作風大提升專項行動實施以來,我結合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及省市縣關于作風提升的安排部署,立足工作實際,從點滴小事抓起,把工作立足點放到了為民辦實事上?,F結合近期實踐,對干部作風大提升專項行動作如下思考:
一、常懷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廣大農民群眾盡管人數多,但由于他們相對居住分散,因而在組織資源、政治資源方面與鄉村干部之間極不對稱。于是,造成部分鄉村干部靠民而不為民,憂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親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實現方式獨立于普通農民。因此,我們必須給農民這樣一個弱勢群體以支持,關注他們的難處,反映他們的要求。
(一)要捧出一顆真心。應當說,當前農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會功利意義。為農民說話,就是為社會進步說話。因此,要捧出一顆真心對待農民,是干部作風大提升的根本。我們要自覺樹立政策觀念、法制觀念和群眾觀念,都要像焦裕祿、孔繁森、吳金印、郭全明那樣,捧出一顆真心,帶著感情工作,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從點滴小事做起,真心實意與農民群眾交朋友,有效地縮短了干群之間的距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F在不少群眾主動到鎮黨委、政府找干部說心里話要開辟一條通道。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地方群眾對干部有意見,說干部“不像話”;干部對群眾有看法,說群眾“不聽話”。干群之間的矛盾,成為農村的不安定因素,影響了當下農村的發展和穩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間缺乏一種有效的溝通渠道,使原本就該是“魚水”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了。因此,開辟干部群眾談心對話渠道,是當前融洽干群關系,密切魚水之情之關鍵。要多開群眾會,讓群眾暢所欲言,參與村級重大事項,民主監督黨委、政府和廣大鎮村干部。
(二)要攤開一本賬目。從老店鎮和一些地方的情況看,一些群眾上訪,其原因多是農村財務“不清、不公、不實”所致,頻繁出問題的村級財務成了群眾上訪的主要導火索。為從源頭根治農村財務問題,自覺向轄區范圍內群眾攤開賬本,讓他們參與、監督,就解決農村財務不清、不公、不實問題,以能消除了群眾疑慮,確實是促進農村穩定的上策。一是貫徹落實鎮村“三務”公開制度。凡鎮、村兩級大事決策、重點項目、收入開支等,一律向全鎮群眾公開。二是貫徹鎮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無論是鎮機關干部、企業干部還是村干部,離任后必須進行全面審計,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經濟尾巴。
二、常思富民之策,與群眾一同探索富裕之路
在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群眾增收問題是當前的重要工作,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優化結構、提高素質、提高效益,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農民對我們黨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帶領他們增收致富,使農村經濟有一個新發展,這是對當前干部如何轉變作風、帶領群眾致富的一個新考驗。
(一)落實富民政策。實踐證明,要穩定農民,穩定社會,關鍵要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要嚴格執行中央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做好每月“一排查一研判”工作,務必實行動態管理,確保突發困難戶等能夠及時落實相應幫扶措施。
(二)推廣富民經驗。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活動的決策主體、利益主體和實踐主體都是農民。但是政府有責任進行引導。怎么引導,再也不是過去的下指標、做計劃、催耕種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廣典型經驗作為首要任務,通過經驗推廣,使其在點上深入、線上延伸、面上展開,從而做好示范工作。
(三)培養致富人才?!稗r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為農村選配一批勤勞致富帶頭人,至關重要。要從知識青年、致富能手、務工經商人員和復退軍人中選拔能人任支部書記,少數沒有合適人選的村,從鎮直機關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培養出一批既會當干部、又會管經營的致富人才。同時,加強對支部書記的培養,增強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三、常行安民之事,給群眾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農民安,天下穩”。我們只有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才能更好地代表農民利益,穩定農村工作。
(一)察民情,順民心。順民是最大的安民。欲順民心,必察民情,這是安民之基礎。為了強化鎮村干部的責任意識,增強反映民情民意的敏銳性,可以建立聯絡民情制度,在充分體察民情的基礎上,摸清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急需我們干什么,效果比較好。
(二)解民難,暖民心。認真解決好當前農民和農村工作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農村干部必須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增強戰勝困難、知難而進的決心和信心。針對當前影響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和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一些突出問題,要找準癥結,制定措施,及時協調,認真解決。絕不能推諉扯皮,更不能久拖不決,甚至于故意掩蓋矛盾和問題。
(三)辦實事,安民心。為農民辦實事,要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這是安民之根本。要圍繞當前農村生產條件、人居環境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將為民辦實事清單貫徹落實到底,真正做到辦實事、安民心,才能讓群眾認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