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學習心得體會
2022-07-11 14:46編輯:閆科任
踏實做事、老實做人
——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學習心得體會
巧家縣信訪局 周光游
(2022年5月)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要求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把抓落實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做到任務一布置,馬上抓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去推動;工作一完成,馬上就反饋。大力推進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推動形成轉作風下基層抓落實的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對干部作風大提升和營商環境大提升兩個專項行動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在全縣各機關、單位認真組織開展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以來,我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學習了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的相關知識和必讀資料,細細品來,感悟頗多!
心得一: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是對基層機關、單位干部職工一場思想靈魂的刮毒療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習近平表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干部心系群眾、埋頭苦干,群眾就會贊許你、擁護你、追隨你;干部不務實事、驕奢淫逸,群眾就會痛恨你、反對你、疏遠你”。
云南省委書記王寧要求云南省干部尤其要警惕“心中無數、空喊口號、不推不動、不下基層、思想保守、急功近利、中層梗阻、找借口、躺平、當評論家”這十種表現。
深刻對照王寧書記論干部隊伍的十種表現,真是一針見血、直擊病灶?;鶎痈刹康淖黠L在這十種表現面前活靈活現、似曾相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躺平在體制溫床上,只想領取工資和福利,不想好好工作者有之;游離在干部隊伍外,空談過去的輝煌成績,實則毫無實干能力者有之;混雜于市井社會中,專營攀炎附世跑關系,不學無術實則小丑者有之;淹沒在時代潮流里,成天唉聲嘆氣發牢騷,不推不動混日子者有之。
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首先就是要從思想上“破冰”,來一場深刻的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徹底打破各種不合時宜的陳規陋習,徹底革除各種阻礙發展的思想積弊,堅決破除安于現狀的“守攤子”思想、地處邊疆難有作為的消極思想、甘于落后的“跟跑”思想、不給資金項目就不干事的“等靠要”思想、“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的“太平官’思想、盲目樂觀自我滿足的狹隘思想,強力推進思想觀念革故鼎新。
作為基層干部,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必須來一場自我思想靈魂的刮毒療傷,從思想根源和靈魂深處來一場徹底的洗禮,對照轉作風促效能的相關要求,認真檢視自己,徹底摒棄思想之毒、靈魂之垢,補足思想之鈣、涵養靈魂之基。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充分應用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做到任務一布置,馬上抓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去推動;工作一完成,馬上就反饋。
心得之二:基層信訪干部要練就本領踏實做事、心系群眾老實做人,堅持做到五“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二是下決心減少應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學習充電、消化政策,多下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多系統思考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三是實實在在做人做事,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不搞“假大空”。四是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漸。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作為基層信訪干部,如何在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行動中踐行自己,從而轉作風促效能呢?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基層信訪工作實踐,必須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站穩立場。在信訪工作中,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堅守為民情懷,堅持底線思維、法治思維,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化解信訪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要遵循“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堅持依法按政策解決問題、堅持源頭治理化解矛盾”五項原則,堅決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信訪部門推動,各方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
二要練好本領。要做好信訪工作,必須得有過硬的本領。而本領來自對知識的學習、對經驗的積累、對理論的武裝、對方法的借鑒、對工作的總結。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從小事做起,以小積大;認認真真的學習業務知識和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學以致用;向身邊的人學、向領導學、向群眾學,取他山之石攻玉,學會借鑒方式方法;客觀的分析問題、合理地解決問題,在總結中不斷揚長避短、取長補短。通過練就過硬本領,來提升辦事能力和水平。做對黨忠誠可靠、恪守為民之責、善做群眾工作、高素質專業化的信訪干部。
三要心系群眾。信訪工作更多的是與人民群眾交流、溝通的過程,要確保群眾的合法權益通過合法程序得到合理解決,信訪干部必須心系群眾,真心為民辦實事,要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當作自家的事來辦。要樹牢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真真的做到為民解難、為黨分憂。要引導群眾依法理性反映訴求、維護權益,推動矛盾及時有效化解,依法維護正常信訪工作秩序。信訪干部要有“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為民情結,在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中樹立自己的威信,踐行自己的價值,展現自己的作為。
四要品德良好。面對走訪群眾,要平靜的與他們交流溝通,耐心地聽取他們的訴求,細心地加以引導,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特別是在面對一些語言過激、行為異常的信訪人時,要耐得住性子,多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通過合理的教育疏導來緩和他們的情緒。信訪工作者比其他行業工種人員更容易產生壓力。其壓力來源多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害怕領導說沒干好工作,二是害怕群眾說辦不好事,三是其他機關、單位不理解不支持配合。信訪工作者工作時間長了,難免產生畏難情緒,如果不自我釋放壓力,會產生精神焦慮癥或抑郁癥。所以,信訪干部要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要耐得住誘惑,忍得住寂寞,心懷天下為公的理想,適當的自我釋放壓力,養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品行修為。
五要勤思善為。幾乎所有的信訪事項,都不是信訪部門引發的事,而信訪部門作為黨和政府專門的信訪工作機構,就是要推動信訪事項的依法依規依紀處理解決。信訪工作要強化督促協調,指導好有權處理信訪事項的各機關、單位,依法按程序妥善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做到合理訴求解決到位,無理訴求解釋到位,生活確有困難的幫扶求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作為信訪干部,要做到勤于思考,善于作為。要針對問題,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充分發揮信訪干部熟悉業務、聯系群眾的優勢,協調解決重要信訪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作風革命、效能建設和干部作風、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養成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作風,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每一件事,做到事事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踏實做事、老實做人,讓作風過硬成為干部鮮明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