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要“有滋有味”
2022-12-19 15:00編輯:余慶德
通訊員 楊光富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鶎有v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各級各地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行動中落到實處,內容上緊扣主題,形式上呈現新意,語言上多接地氣,使得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甜味”濃、“鮮味”夠、“土味”足,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真正聽得懂、聽得進、有所獲。
聚焦宣講“甜味”,內容上把握一個“實”字。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要做到講得“清”,必須深入領會其重大意義、主要內容和豐富內涵,進行全面深刻解讀,把蘊含其中的豐富內容“細嚼慢咽”“爛熟于心”,才能確保宣講時“原汁原味”“色香俱全”。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聚焦黨和國家過去五年的工作成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常學常新中抹除“似是而非”“霧里看花”的模糊感;以“鉆”的勁頭逐字逐句讀,在常思常進中打破“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的形式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真正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更要結合地方實際融會貫通學,理清內在邏輯,找準落腳點,把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轉化為群眾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上來,確保宣講內容有高度有深度,有理論性更有可操作性。
聚焦宣講“鮮味”,形式上凸顯一個“新”字。宣講二十大精神的目的,是為了讓其“飛入尋常百姓家”“扎根基層開滿花”。因此,二十大主題宣講并不是簡單的“你講我聽”的過程,要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搭建平臺,充分運用現場教學、視頻教學、專題教育、實踐鍛煉等多種模式,多些情景式、互動式、訪談式宣講模式,多用視頻素材、典型案例、經典名句等穿插其中,促進教和學融為一體,提高宣講的鮮活感和趣味性。要堅持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形式上反復鉆研找到群眾喜歡的方式,利用學習強國APP、微信公眾號、QQ群、微信群等線上渠道推送二十大相關內容以及解讀音頻視頻,多角度、立體化開展網上集中宣講活動,將一個個熱氣騰騰的宣講送進千家萬戶,確保宣講有色。
聚焦宣講“土味”,語言上力求一個“準”字。要用群眾語言講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不僅是把黨的政策方針講清楚,更是要把老百姓關心的事、期盼的事講明白。要抓住老百姓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百姓生活中出發,讓他們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要用好用活本地方言、土話、俗語,變“書面語”為熱氣騰騰的“家鄉話”,努力用“百姓話”“市井語”和生動鮮活的事例,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當地言語中去宣講,讓宣講的內容生動活潑、深入人心。要讓黨員干部全面準確深入,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達到“寫詩老嫗能解”的效果。同時,宣講過程要善于“察言觀色”,不斷根據聽眾的“弦外音”“微表情”合理調整宣講內容,真正讓聽眾學有所獲、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