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巧家新聞網 >> 國內新聞 >> 新聞詳情

昭通市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2022-12-21 16:55編輯:陸元華

本報訊(記者 沈迅) 近年來,昭通市聚焦林草資源管護、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生態保護修復、濕地保護與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資源調查及宣傳教育等重點,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昭通市以林長制為抓手,建立“天上看、地下查,及時核、即時查”的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管理體系,以林草資源網格化管理推動全市林草生態持續向好。截至2021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7.2%,較2016年增加12.22%。在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方面,全市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22個,保護地總面積16.5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7.39%。

同時,全面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持續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笆濉币詠?,全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營造林項目646.6萬畝;每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管護1691萬畝。目前,總投資3.07億元的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有序推進,總投資達9.74億元的昭通市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即將啟動。

在濕地保護與管理方面,該市先后出臺了《昭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昭通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為濕地保護修復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市現有濕地面積36106.33公頃,其中國際重要濕地1處、省級重要濕地3處,認定并公布一般濕地120處,建成濕地保護小區66處,濕地保護率達55%。

在大山包保護區開展人工種草、濕地修復、生態治理、食物源基地等項目建設,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逐年攀升。開展巧家五針松搶救保護,在保護好34株原生植株的同時,人工繁育近7000株。持續推進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赤水河(云南段)監測到魚的種類從2020年的36種恢復到目前的42種。此外,完成了昭通市北部片區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了《紅豆杉調查報告》《十齒花調查報告》《云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植物圖鑒》成果編制工作,為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云南日報》12月21日八版

一级av色片在线观看_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杂交_夜夜高潮夜夜爽35高清视频_精品女同视频一区二区